到底定音鼓要怎麼打才好聽呢?
在美國,約略可分為紐約和克里夫蘭派,
後來的人把各自的打法和觀念改造再改造,直到現在就是大家一般會學到的各種技巧和音色的控制。目前在美國大約是克里夫蘭派稍佔上風,這派的特色就是非常講究音色,音色要溫暖及富有彈性,想像定音鼓的聲音就和低音大提琴一樣。
打定音鼓就和打任何打擊樂器一樣,讓鼓棒自然的反彈,聲音是彈出鼓面而不是被塞進鼓面。這樣子聲音才不會因過度的力量和過長的鼓棒和鼓面接觸時間而抵消掉最好的共鳴。
很多初學者以為要打大聲就只是更用力的打,最好可以把鼓棒塞進鼓裡去那麼用力,這是完全不對的想法。這麼打會有很大的撞擊聲沒錯,但是這種聲音在音樂廳裏是傳不出去也傳不遠的,當你的力量超過鼓能承受時,好聽的音色變成了嚇人的噪音、鼓的音高(pitch)也不見,定音鼓變成大鼓,也浪費了過多的力氣。這真是最可惜的事。
要能在正確的音色下自由的控制音量的變化,是要花很久的時間的,並且要在正確的指導之下才可能練成。在世界一流樂團中,絕對看不到這種大聲過了頭的效果,最好的定音鼓手總是輕鬆的就可以打出很大的音量,音色從最小聲到最大聲都是一致的,健康的。一切都是在控制之中,這點大家要切記啊!
至於施力的方法,簡單講是大拇指朝上,鼓棒自然的落在其餘四指上,最重要的是用手腕來帶動鼓棒。想像你伸手轉開喇叭鎖一下,手腕就是以同樣的轉動方式在控制鼓棒,要注意手指和手臂及肩膀是放鬆的,鼓棒打到鼓面後自然的彈起,再加上手腕的幫助讓鼓棒彈回打之前的高度(和打小鼓一模一樣的概念)。
在克里夫蘭派中,這是最基本的技巧叫做『LIFT』。如果要大聲,一定得用到手臂的時候,手臂的功能是加大力矩,在打到鼓前一瞬間,控制還是在手腕,這種技巧很多人完全搞錯idea,變成以手臂將鼓棒壓到鼓面上,而造成了前述的噪音。
那滾奏呢?很簡單,就是基本的打法加快速度並且調整你的touch。簡單的說是要聽到持續的長音,而不是打的過快變成太多顆粒或是太慢變成節奏。
那手指要不要用到呢?當然會用到啊,只是手指的技巧必須獨立出來練習。和打小鼓一樣,你要練好手指的基本功,打的時候自然的運用出來,就好像武俠小說裏的高人遇到攻擊時身上的真氣自然流轉產生反作用力彈回敵人身上一樣。這樣說會不會太抽象?
那鼓棒呢?這得講很久,留待下次專章說明。
那我怎麼知道這些?我的定音鼓老師有宮岡 攝、紐約愛樂的現任定音鼓Joe Pereira、匹茲堡交響樂團的定音鼓首席Tim Adams(Cloyd Duff最好的學生之一)。在美國的五年內,我可是花了無數的時間在這些全美國最好的定音鼓手的指導下成長的呢。這篇說的都是概念,如果你也想認真的學打定音鼓,請和我討論交換意見。
紐約派由紐約愛樂的Saul Goodman為代表開始了這一流派,而克里夫蘭從Cloyd Duff為首開始了這一派。兩邊對於音色和打法有不同的想法,但是開始的原因都是『因為這麼打在我的音樂廳裡最好聽』或是『這麼打和樂團最合』。
4 則留言:
我一直沒有注意到定音鼓的音色問題
"溫暖的,像大提琴般的"
今天看到你說的這些話,讓我有了一些定音鼓好像可以這樣做之類的衝動
真希望現在有定音鼓在身邊XDDD
我想請問一下
所謂的用打的越好的時候
手腕打出越大的聲響
對手腕的傷害不是會越大嗎?!
我的意思是要以手腕打越大聲的話,若不考慮手指的協助
手腕的幅度應該會超過某個限度,這樣手腕不會受傷嗎?!
還是說因為練習的關係,可以讓肌肉適應這樣的幅度
所以可以越打越大?!
先謝謝你的回答:D
雖然是用手腕 但是
真正用力的地方是手臂的肌肉
手腕關節是完全放鬆的
手指有自然反彈的力道 但是我不會把注意力放在那
不會刻意要使用手指 也不會完全不用
可以單靠手腕打出壓過樂團的音量 有時為了音色或許會加上手臂
手腕依然還是非常輕鬆 沒有過多的壓力
你的講解不會很抽象 比喻很好懂
我的滾奏總是有顆粒 音色也不是很好聽
我怕不知道什麼地方練錯怕會以後會改不過來
好像也很少聽到定音鼓老師 剛好有您的解答真的是很棒
一開始練滾奏要怎樣才會好聽呢? 還有打點的音是打下去拉起來還是自然彈起來呢?
謝謝你的留言!
滾奏要注意的是手的放鬆,讓聲音有彈性
打點讓鼓棒自然彈起即可
張貼留言